close

On 2020-04-14 08:39:07

原文標題:徐克成看病|「勉強」的刀,千萬別開!

48日,是徐克成教授門診日。一大早,周女士和丈夫就心急如焚趕到廣州復大醫院。她迫切想讓徐克成教授幫她做一個抉擇,一個性命攸關的抉擇。

自從吸氫後,每次化療完只需兩三天就能恢復

On 2020-04-14 08:39:07
原文標題:徐克成看病|「勉強」的刀,千萬別開!


4月8日,是徐克成教授門診日。一大早,周女士和丈夫就心急如焚趕到廣州復大醫院。她迫切想讓徐克成教授幫她做一個抉擇,一個性命攸關的抉擇。
周女士患結腸癌。2019年6月,陪人到醫院檢查的她,也「順便」做了一次B超。居然查出肝S4段有約6公分大小的腫瘤,進一步檢查發現S2、S8段也有瘤子。是肝癌?!沒有任何不適感的她簡直難以置信。
6月初,她進行了擴大左半肝切除術+S8轉移瘤切除術+膽囊切除術。術後發現,原發灶並不在肝上,乙狀結腸里0.7公分的小瘤子才是禍根!一個月後,她又做了一次結腸手術。術後檢查發現左下腹、盆腔多發轉移。在醫生建議下,她開始進行化療。

 

每一次化療都讓周女士痛不欲生,「感覺要死了一樣」。丈夫瞭解到徐克成教授的公益工作室可以免費吸氫氧。氫氣對減輕放化療副作用有一定效果。於是,丈夫攙扶著虛弱的妻子,坐一個小時公共汽車到工作室體驗。
 

「氫還真有點神奇!」周女士說,過去化療後長時間難以恢復元氣,自從吸氫後,每次化療完只需兩三天就能恢復。在工作室堅持體驗了2個月後,她開始居家吸氫氧混合氣,時間增加到每天6-8個小時。這期間,她生活如常,沒有任何不適。
 

2020年2月中旬,周女士結束9程化療到醫院復查,發現左下腹、盆腔轉移瘤略有縮小。下一步要怎麼治療?有醫生告訴她必須再開刀,「否則會很麻煩」。
兩次大手術,9次化療,已讓周女士心力交瘁。在是否再手術的問題上,她和丈夫很糾結。思前想後,兩人決定等過完年找徐克成教授看看再作決定。
新冠肺炎的爆發,打亂了二人求醫的計劃。一直等到4月,他們才掛到徐克成教授的號。一見面周女士就急切詢問:到底要不要開刀?
認真瞭解完周女士的病情後,徐克成教授說:「我要對你講實話。這樣‘勉強’的手術,我勸你別做!做了對你沒有好處!」
徐克成教授進一步解釋,周女士是腹腔淋巴結多發轉移,手術沒有辦法全切乾淨。已有證據表明,手術如果不徹底,術後殘癌會加速發展。
湯釗猷院士在他所著的《消滅與改造並舉》一書中告誡,手術是「雙刃劍」,「姑息性切除可促進殘癌的轉移」。

 

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家雷蒙德弗朗西斯被譽為「對健康和疾病實現突破性認識的少數科學家之一」,他寫了《永遠不再害怕癌症》一書,認為:
1.癌症被確診時,常已有轉移。一旦癌細胞已轉移,手術即無效。因此,即使是癌症早期,手術也會加速癌轉移,轉移的腫瘤比原來的更嚴重;
2.癌症手術大大減少了癌細胞轉移所面臨的障礙,使癌細胞順利地進入血液,附著於血管壁,進而穿透血管壁,在新的合適場所定居下來,形成轉移;
3.手術、麻醉和輸血均會抑制免疫系統,尤其降低自然殺傷細胞活性,為癌細胞轉移消除了對抗者;
4.腫瘤生長需要有新生血管供應血液。手術後,人體會生成刺激血管生成的物質,促進創口愈合,但不幸的是,也促進了轉移灶內新生血管生成;
5.手術可增加體內炎症反應,刺激機體產生一種酶,叫還氧化酶-2,這種酶能促進腫瘤內血管新生,提高癌細胞的附著性。

 

湯釗猷院士的團隊在動物實驗中發現:姑息性手術會促進機體產生兩種物質,一種叫基質金屬蛋白酶-2,另一種叫血管內皮生長因子,前者能增強癌細胞穿過血管壁的能力,後者促進腫瘤血管新生。
也許正是因為上述原因,不少著名外科專家呼籲「手下留情」,不要輕易做「勉強」的手術。
 
「看得到的腫瘤拿掉了,看不到的那部分會加快發展,你不要去搞了!你現在過著很好的日子,何必去增加痛苦呢?」徐克成教授建議周女士可先復查MR+DWI(核磁+增強掃描),再有針對性進行碘粒子植入術或者冷凍消融,爭取通過簡單、無痛苦的微創治療達到長期穩定的目的。

 

什麼治療對病人有利的?什麼治療才能讓病人活下來?這不僅考驗醫生的技術和經驗,更需要醫生有人文關懷和思維創新。徐克成教授常說:我們醫生要對病人講實話,想辦法,抓機會,不放棄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氫鬆擁有健康美麗 的頭像
    氫鬆擁有健康美麗

    氫鬆健康好簡單的部落格

    氫鬆擁有健康美麗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